肝肠胞虫养虾界的“头号公敌”怎么治疗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肝肠胞虫主要来源于苗场,但也不完全是这样。因为,肝肠胞虫的主要传播方式为: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即肝肠孢虫可以通过受精卵和虾苗垂直传播,也可以通过感染养殖水体、摄食病虾等水平传播。
而在水平传播当中,底泥中难以清除的肝肠胞虫,是造成对虾大面积感染的元凶。在检测肝肠胞虫含量时,我们往往会重视虾体的肝肠胞虫检测,往往会忽视底泥。要知道,活虾有检出肝肠胞虫的话,底泥中基本上也都会检出。
因此,要有效防控肝肠胞虫,就要切断水平和垂直传播,重视底泥中的肝肠胞虫,具体请往下看。
养殖20天以内,肝肠胞虫经过两次抽样检测均大于10³copies/(ng Hp DNA)时,建议尽快采取以下措施:
1、补充各种维生素、多糖,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对虾免疫力,让对虾有足够的体质来对抗肝肠胞虫的感染;
2、内服驱虫产品,一方面抑制虾肝肠孢虫继续生长,另一方面防止感染后的继发性细菌感染;
3、增加排污的频次,及时清理底部粪便,将粪便携带孢子虫卵囊传播的风险降到最低;
4、感染过虾肝肠孢虫的虾塘,在清塘的时候需用生石灰、烧碱进行池体消毒,使用氯制剂或者高锰酸钾并不能有效杀灭虾肝肠胞虫;
5、上一造虾感染过肝肠胞虫,建议彻底清塘消毒后,下一造转养鱼,一年后再转养虾,可以大大的降低肝肠胞虫的发病率。
肝肠孢虫还是本着早发现、早检测、早处理的原则,如果在后期,肝肠孢虫会大面积破坏虾的肝胰腺和肠道上皮细胞,此时处理就为时已晚。
标签:养虾
上一个甲鱼养殖方法家养,甲鱼养殖的中后期吃料差怎么办?
下一个当前已是最新一个了
相关文章
肝肠胞虫养虾界的“头号公敌”怎么治疗
甲鱼养殖方法家养,甲鱼养殖的中后期吃料差怎么办?
日本对虾养殖秘诀: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水质调控
虾池水温低怎么办?虾塘水温低于18度要做些什么措施
对虾硫化氢中毒的症状有哪些表现,这种“中毒”如何急救?
罗氏虾渔塘ph值偏低怎么办,使用生石灰后更低是怎么回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