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玉米即将进入收获期,每年的玉米收获期,很多农户不知道该什么时候收割玉米,看着别人收自己也收,不太注重玉米的具体收获时间。
那么,玉米什么时候成熟?全国各地玉米收获最佳时间是哪几天呢?如何判断玉米是否成熟?
判断玉米成熟很重要
在玉米即将收获的时候,正确掌握玉米的收获期,是增加粒重,减少损失,提高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生产环节,玉米适当晚收,既能够延长籽粒灌浆时间,也能够提高玉米产量。
因为玉米只有在完全成熟的情况下,粒重最大,产量最高。收获偏早,成熟度差,粒重低,产量下降。
有些地方有早收的习惯,常在果穗苞叶刚变白时收获,此时千粒重仅为完熟期的90%左右。
玉米成熟判断方法
看玉米生长特征,确定玉米最佳收获期
玉米的成熟期需经历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三个阶段。
因玉米与其他作物不同,籽粒着生在果穗上,成熟后不易脱落,可以在植株上完成后熟作用。因此,完熟期是玉米的最佳收获期。若乳熟期就过早收获,这时植株中的大量营养物质正向籽粒中输送积累,籽粒中尚有45%-70%的水份,此时收获的玉米晾晒会费工费时,晒干后千粒重大大降低。
图:乳线发育进程
图:黑层发育进程
据试验,乳熟期收获一般比完熟期产量低,而且品质明显下降。完熟期后若不收获,这时玉米茎秆的支撑力降低,植株易倒折,倒伏后果穗接触地面引起霉变,而且也易遭受鸟虫危害,使产量和质量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玉米是否进入完熟期,在其植株正常成熟情况下,可以从外观特征上看:植株的中、下部叶片变黄,基部叶片干枯,果穗黄叶呈黄白色而松散,籽粒乳线消失,黑层出现,变硬,并呈现出本品种固有的色泽。
乳线是玉米粒胚(即通常所说的玉米脐,可用于榨油——玉米胚芽油)与胚乳(即食用玉米的主要部分,富含淀粉)的分界线,黑层(或为黑色层)是玉米粒与穗轴的分界线。
当玉米粒黑层开始出现并逐渐加深时,说明玉米趋于成熟。玉米晚收还能够增长蛋白质、氨基酸数量,提高商品格量。玉米恰当晚收不仅能增长籽粒中淀粉含量,其余营养物质也随之增长。另外,适期收获的玉米子粒丰满充实,子粒比较均匀,小粒、秕粒显然减少,子粒含水量比较低,便于脱粒和储放。
当前生产上运用的紧凑型玉米品种多有“假熟”景象,即玉米苞叶提早变白而子粒尚未停滞灌浆。这些品种经常被提早收获。
生产上,玉米果穗下部子粒乳线消散,籽粒含水量30%左右,果穗苞叶变白而松懈时收获粒重最高,玉米的产量也最高,能够作为适期收获的主要标志。同时,玉米籽粒基部黑色层形成也是适期收获的重要参考指标。
另外,还可以根据玉米绿色的叶片数来判断玉米成熟程度。
绿色的叶片数,也就是一颗玉米上还剩下多少叶片呈绿色,有数据显示,当还剩下7-8片绿色叶片和剩下5片绿色的叶片时,千粒重能差10几克,总体一亩地下来,产量相差几十斤还是很正常的,所以在玉米植株的绿色叶片不超过5片时,是最佳收获期。
看授粉时间
这个也有数据支撑,当玉米授粉40天左右时,玉米千粒重为310克左右,在往后推5天,也就是45天时,千粒重为330克左右,如果达到50天时,千粒重能达到340克还多,但是,大于50天的话,千粒重又呈下降的趋势,所以在玉米授粉45-50天左右时,是玉米的收获期。
推算时间,确定玉米收获期
1、各地玉米什么时候成熟?
一般在9-10月,全国各地不一致。
玉米种植分春播和夏播,北方主要是春播,主指辽宁、吉林、黑龙江及河北的北部等,其他地方基本以夏播同时也有春播,北方玉米成熟期一般在9月15日—9月23日,南方多为10月中旬以后。
河北玉米收获时间
河北省夏播一般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中旬成熟,春播一般在9月初至9月中旬。
河南玉米收获时间
豫北及豫西地区适收期以10月4日至13日为宜,局部丘陵山区10月初收获为宜;
豫中、豫东地区适收期为10月8日至17日;豫西南地区适收期为10月15日至23日;豫南地区适收期为10月17日至26日。
山东玉米收获时间
因为山东地区春玉米播种时间早,生育期长,所以产量高。山东地区一般4月初种春玉米,8月末收获。
黑龙江玉米收获时间
黑龙江普通玉米成熟期一般都在每年的十月一日(或中秋节即农历八月十五)前后。
2、推算时间,确定合适收获时间
一般情况下,按玉米生育期延长10天左右进行收获为宜。可在正常播种之日起、土壤能够正常出苗计算生育期,延长10天左右。如播种时间在6月1日,可在9月17日左右进行收获。
因晚收玉米的含水量一般在30%-40%左右,收获后不要进行堆垛,在棵上扒皮收获或带皮掰棒后拉运回家,利用人工及时进行扒皮晾晒。
亦可推广新型玉米扒皮机进行扒皮,可节俭大批人工。听好天气预报,在晴朗天气进行晾晒,在含水量20%-30%时,及时进行脱粒晾晒,晾晒到玉米含水量在14%以下为宜。
特别提醒
各地玉米收获时间需要根据玉米生长情况来定,过早过晚收获,都会影响玉米产量的。玉米收获前一定要做好防雨涝、防早收、防倒伏等后期的工作,保证丰收的产量。
文章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