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篡权后为什么不杀汉献帝?
曹丕篡权后为什么不杀汉献帝?我认为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君臣关系
汉献帝是东汉最后一个皇帝,也是13个皇帝中经历最坎坷的一个。汉献帝自登基到最后禅让退位,从来没有享受过帝王的威严和权利,先后被董卓、李傕郭汜、曹操等人控制,形如傀儡。即便形同虚设,天下三分,但汉献帝仍然是当时中原大地的最高统治者。曹操曾经是汉献帝的臣子,曹丕也一样。
汉献帝虽然和曹家有过一些斗争,但总的看,曹家能有后来的发展,和汉献帝是分不开的,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汉献帝是有恩于曹家的(当然,曹家也有恩于汉献帝)。曹丕篡位时,汉献帝也很识趣,照着流程推脱了几番,很好的完成了自己的角色,在世人面前上演了一幕君臣位置互换的好戏,使曹丕篡位变得合理合法,所以曹丕没有必要去杀汉献帝,给自己再背一个“弑君”的名声。
二、亲缘关系
汉献帝和曹家的纠葛纷杂。曹操杀掉了汉献帝的伏皇后、董贵妃和岳父董承,又把自己的三个女儿嫁给了汉献帝,自己成了汉献帝的岳父。不仅如此,汉献帝的两个女儿又成为曹丕的嫔妃,汉献帝既是曹丕的姐夫,又是曹丕的岳父,汉献帝和曹丕之间有多重亲缘关系,所以曹丕也不好杀汉献帝。倘若这一刀下去,自己的三个姐妹成了寡妇,自己的嫔妃、外甥没了父亲,这还怎么能下得去手?
三、政治需求
汉献帝虽然被废为山阳公,但毕竟是前朝皇帝,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这不,曹丕刚称帝,隔壁的刘备就“听说”汉献帝遇害,急急忙忙的称帝,延续刘氏香火去了。如果曹丕真杀了汉献帝,岂不是给刘备以口食,把自己新生的政权变成众矢之的了?
再者,汉魏以来,世人非常看重名分,曹魏的一大批核心骨干,曾经也是吃汉朝饭长大的。虽然他们吃着吃着就胳膊肘往外拐了,帮着曹丕篡夺皇位,但还是得有点脸皮吧,所以他们也不希望曹丕杀汉献帝,要不就真成了现代意义上的衣冠禽兽了。当然曹丕也清楚这点,所以不但不会杀汉献帝,还会尽可能的去优待汉献帝,把汉献帝当成一张牌,给自己加足政治砝码,脸上贴金。
于是曹丕在禅让仪式结束后,贬汉献帝为山阳公,允许他在封地奉汉正朔和服色,建汉宗庙以奉汉祀。同时对自己曾经的上级、岳父、姐夫汉献帝说:“天下之珍,吾与山阳共之。”天下的好东西,咱俩一同享用,真是仁至义尽啊。
四、后记
曹丕篡汉时,曾派使者前去索要玉玺。汉献帝的皇后、曹丕的姐妹曹节对着使者破口大骂“老天爷会惩罚你们的,你们不会长久!”果然,曹丕在位7年就去世了。8年之后,汉献帝去世,曹丕的儿子曹叡率群臣祭拜,嚎啕大哭,以汉天子礼仪下葬。
嗯,不过,这是汉献帝的第二次葬礼,头次葬礼是他的叔叔刘备在220年在成都搞的。
自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来,汉献帝早已是东汉末年风雨飘摇的皇帝,群雄蕃据汉室岌危,又经董卓乱朝,汉帝形同摆设。曹操迎献帝入许昌有短暂安定,几次密谋诛曹操不成反受其制,曹操不杀汉献帝是恐天下起而共伐如步董卓后尘,多有顾忌,终为汉相;其子曹丕不杀汉献帝是以拢天下齐汉者之心。丕受禅让立魏国,贬远汉献帝他乡,不久克死,众疑丕加害也。
其中有重要的三“因”;汉献帝已经不具备威胁他的实力和地位。这是其一因。杀害一个前任皇帝只会给他带来名声上的影响,不利于他的统治。这是其二因。可以通过汉献帝来牵制一些人或事,也就是说,汉献帝还有一定的利用价值。这是其三因。以佛教的“法眼”来看;都是“缘起”和“因果”在冥冥之中控制着这一切。
其一,曹丕建立的曹魏,其实缔造者是曹操,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通过征战,陆续平定了除掉刘备孙权之外的军阀,可以说政治上相当稳定,汉献帝在曹氏父子手下没有实际权力,早已调不动一兵一卒,杀死他除了暴露自己的残忍,没有实际用处。
其二,曹丕的魏国,是通过禅让的形式实现的。所谓禅让,指古代帝王让位给不同姓的人,如伊祁姓的尧让位给姚姓的舜,舜让位给姒姓的禹。这是一种不同于“父子相继、兄终弟及”的王位世袭制,历史上舜接受尧的位子,大禹 接受舜的位子,都把老皇帝 照顾的相当好,出于礼节曹丕也应该照顾汉献帝。
其三,杀害一个前任皇帝只会给他带来名声上的影响,不利于他的统治。***不过头点地,让汉献帝内心屈服,比断送他的生命更可怕。杀了汉献帝,汉献帝再无能,也有一定的忠臣,这些人看到汉献帝如果无辜受戮,自然内心会掀起很大的波澜。
曹丕不杀汉献帝,起来九个字:不用杀,不能杀,不想杀。
第一,不用杀,不用杀的原因是:汉献帝八岁登基,在位32年,40岁的时候被迫禅让帝位与曹丕。做了皇帝的曹丕封汉献帝为山阳公。就是这个在位32年的皇帝。凭借自己的九五之尊,大汉天子称号和地位,都没能挽救祖宗基业大汉王朝。而已经过了不惑之年的山阳公,早已看破了繁荣富贵、争权夺势。曹丕又何必担心他东山再起呢?这就是不用杀的原因。
第二,不能杀,不能杀的原因是:曹丕之地位,乃汉献帝禅让得来,其中有这么一层传承关系。意味着曹魏替代汉王朝是顺应天道的,杀之反而名不正言不顺。故而,杀一个汉献帝容易,堵天下人之口难。此为不能杀的原因。
第三,不想杀,不想杀的原因是:刘协与曹丕本为同龄人,刘协尚且年长曹丕六岁,加之曹操将三个女儿全部嫁给了刘协。从这层关系上讲,刘协还是曹丕的姐夫。而且相识的这30年里,曹丕虽从来不曾瞧得起这个被父亲控制的傀儡皇帝。恐怕内心也有些许的同情和怜悯吧。就算为了他的三个亲姐妹着想,他也不想杀了这个一生做不了命运主人的前朝皇帝刘协。
我们都清楚,曹丕想杀了刘协,易如反掌。但他没有那么做,其原因无非是,刘协根本无力威胁他的统治和地位,又何必去跟一个前朝皇帝过不去呐,不如好生招待他,让他在山阳县度过剩下的岁月吧。
在世界各国古代史、中古史上,都出现过没有血腥攻伐的王朝更替,它们或采用禅让、或采用认亲(大多是收强势一方领袖人物为现政权合法君主的义子)、或采用宗教领袖指认等等形式,似乎一定程度上合乎了某种法统,既避免了大规模的流血杀戮,又给后来的新兴势力领袖成为君王的行为披上了一件合法的外衣,有利于其迅速地稳定局面、巩固政权。
但对于下野君主的安排则多有不同,无论中外各国,下野君主的命运悲惨的占了绝对多数,被以各种手法公开杀戮、暗地处决、营造意外事件等等等等,可谓五花八门,但宗旨就是在肉体上消灭前政权的下野君主,本质就是绝了那些企图以之作为政治行动号召物的野心家们的希望。尤其在于上位者自觉根基不稳,觊觎政权者还有相当势力的背景下,处决前政权代表人物的做法顺理成章、屡见不鲜,就连一些名义上被流放荒僻的处罚,也往往成了另一种暗害对手于外的不言而喻的办法。
历史的魅力就在于它有多种的表现形式,我们发现有些下野君主不但保住了身家性命,甚至还在新政权统治下过着相当不错的悠闲生活,甚至在诸如奥斯曼帝国史上,还有重用被灭亡国家王子成为手握重兵的统帅的例子呐。这些事例,或许可以看出一些共性,那就是这种的情况,往往发生在取代者势力很大、完全掌握了全局,其迫使对手交出政权的举动,已经成了瓜熟蒂落的一种合理、必然的事件,即古人所谓上顺天意、下合民心。在这样的情况下,篡位者常常为了显示自己的宽仁胸怀,故意恩养前政权君主和其主要贵族成员,可以取得不战而收拾曾经的对方阵营的人心的奇效。
好了,我们回到提问中的曹丕和汉献帝的事件,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正是由于曹丕之父曹操在其漫长的专权生涯里,几乎消灭了政权内部所有的权力竞争集团和顽固扞卫汉室王权的愚忠分子,等到曹丕承嗣魏王封号时候,手握实权的文武大臣都是曹氏党羽,其争先恐后地劝进、表现,使得曹丕、甚至汉献帝自己都看到了前景如何,在这种大局已定的情况下,一个急流勇退、一个故示感怀,就成了最和谐的政治表演,这样的表演是双方缺一不可的,故而曹丕所谓的篡汉后,不杀汉献帝是高明的,更是必然的。(汉献帝甚至活得比曹丕还长呐)。
曹丕篡位后,以汉献帝为山阳公,允许其在封地内继续奉汉的服色和正朔,建汉宗庙以奉汉祀。此外,曹丕还娶了献帝的两个女儿,以示其善意。
献帝一直活到了234年,也就是诸葛亮去世的那一年。死后,曹睿帝还亲率群臣哭拜,并以天子礼仪安葬。最后,又让献帝的嫡孙继承了山阳公。
我们知道,曹丕是个戒备心很重的人。
他连自己的弟弟曹植、曹彰都险些容不下,为何却容得下这位废帝呢?
献帝的“基本盘”已失,已完全无威胁
自董卓乱政以来,汉帝已失实权。支撑汉帝对抗权臣的,就一直只有大汉的官僚士大夫集团。
董卓,死于王允等士大夫的谋划;
李傕、郭汜专政时,又是杨彪等士大夫设法使献帝回到洛阳,摆脱了李傕、郭汜的控制。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时期,官僚士大夫铲除曹操的谋划也是此起彼伏。
直到曹操去世的前一两年,这些士大夫还连续策划了“许都之变”、“魏讽袭邺”等事件,试图铲除曹操,拥护汉帝。
即便在曹操集团内部,荀彧也坚决反对曹操称公,走上“代汉”之路。
所以,曹操去世前,孙权劝曹操称帝时,曹操认为孙权是在给自己“下套”,要把自己放在火上烤。
究其原因,倒不完全是因为这些官僚士大夫对大汉有多么忠诚,而是曹操“唯才是举”的人才政策影响了他们的政治特权,曹操“抑制豪强”的经济政策影响了他们的经济特权。
因此,他们打着拥汉的旗号,反对曹操“更进一步”。
显然,在那个世家大族掌握主要社会资源的时代,如果不能真正“搞定”士大夫集团,称帝的条件是不成熟的,甚至可能引发激烈反抗。
曹操不代汉,将代汉的任务留给了曹丕。
曹丕继位为魏王后,采纳了吏部尚书陈群提出的九品官人法。规定在各郡设立中正,评论本地任务的品次,作为选拔官吏的依据。
中正之职,一般由当地大族担任。因此,世家大族们自然可以“相互提携”,由此获得了世代为官的政治特权。
此外,曹丕还禁止后妃、宦官、外戚干预政事,并将此令藏之于石室,世代遵守。
我们知道,自东汉中期以来,宦官、外戚是士大夫争权的主要对手。
此令一出,不会再有宦官、外戚与士大夫争权了!
经济上,曹丕也推行了一些优容政策,使世家大族可以获得更多的田客。
由此,世家大族获得的政治、经济特权,比东汉时期还要多得多了!
既然如此,世家大族也都纷纷放弃了对大汉的拥护,转而支持曹家了。
自此之后,早几年还热热闹闹、此起彼伏的“拥汉派”似乎就此“蒸发”了。北方再没有发生以拥汉、复汉为名义的政变、暴动了。
早已失去军队,如今又失去了“拥汉派”的支持,献帝已确实已基本没有威胁了。
这一情况下,曹丕自然不必除之而后快了!
打击蜀汉的政治利器
一直以来,刘备集团以汉室宗亲的名义,以“兴汉”的为其政治旗帜。
曹丕代汉后,刘备以“汉帝见害”的流言,给献帝发丧制服,然后以“国不可一日无君”的名义自称帝。(《三国志.先主传》)
显然,刘备虽是汉室宗亲,但献帝尚在,他并没有擅自称帝的合法性。
刘备称帝的正当性,就是建立在“汉帝见害”的流言基础上的。
此时,曹丕真杀了献帝,反倒是帮刘备了;而如果善待献帝,就能戳破刘备集团的谎言,削弱蜀汉政权的合法性和号召力。
因此,我们可以注意到:此后,刘备、诸葛亮等人再打出“兴复汉室”旗号时,在外已经基本没有什么响应了,当年诸葛亮《隆中对》中,“百姓箪食壶浆以迎将军”的局面成了空想。
有的朋友认为,曹丕不杀献帝,与曹家与献帝复杂的联姻关系有关。
曹操有三个女儿嫁给了献帝,献帝又有两个女儿嫁给了曹丕。献帝既是曹丕的姐夫、妹夫,又是曹丕的老丈人。
不过,若如此看曹丕,就太低估曹丕了。
曹丕险些把亲弟弟曹植、曹彰逼死,赐死自己的皇后甄妃,对“姐夫、妹夫、老丈人”又有什么“下不去手”的呢?
所以,复杂的婚姻关系,即便对曹丕“不下手”有一点的影响,也绝不是决定性影响。
曹丕不除献帝,当然主要是从政治角度考量的。
留着献帝,既没有实际威胁,又能在政治上打击蜀汉,顺手还能捞一个仁德之名,有何不可呢?
谢邀,1.虽然实际上是篡权,但是名义上确实禅让,禅让就意味着和平交接,如果杀了就是实实在在的篡权了,还叫禅让吗?2.曹丕为什么不直接杀了汉献帝即位开国?而要通过禅让呢?这是因为大汉四百年基业还是有不少忠于汉朝的老臣的,这部分忠于汉朝的老臣,是不容忽视的政治因素,禅位才能名正言顺,汉朝遗臣自也无话可说。3.汉献帝当傀儡也不是一两天了,只有部分手无缚鸡之力的忠于汉朝的老臣,没有任何的军事力量,军事上没威胁。4.虽说挟天子以令诸侯,曹丕篡汉时那时候还有谁呢?东吴和刘备,不像曹操时期那么多割据势力了,汉朝气数已尽已经是所有人共识,显然这时候的天子没啥用了,起不到政治作用。杀不杀没啥区别!5.既然曹丕想留个好名声,也想稳定忠汉的大臣,收复他们的心,禅让就是友好交接,总得把戏做足吧?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曹丕继任曹操,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继承曹操政策,杀了汉献帝,只能显示曹丕没有战略眼光,暴露残忍。汉献帝两个女儿嫁给曹丕,哪有女婿杀丈人道理?说出去不好听。此时汉献帝名存实亡,手中无一兵一卒可以调动,形不成威胁。曹操把女儿嫁给汉献帝,曹丕跟汉献帝亲戚关系,最好不杀。汉献帝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毕竟可以拉大旗作虎皮,可以借助汉献帝以壮声势!所以有头脑的曹丕不会杀害汉献帝。再说了,汉献帝是禅让给曹丕的,没必要落井下石。
上一个茉莉花怎么养护才能枝繁叶茂,花开爆盆?
下一个当前已是最新一个了
相关文章
-
曹丕篡权后为什么不杀汉献帝?
-
茉莉花怎么养护才能枝繁叶茂,花开爆盆?
-
金银花的种植有哪些要求?
-
怎么做水果沙拉?
-
《三国演义》可否改为司马懿的成功之路?
-
为什么感觉最先离职的往往是经常加班努力工作的员工?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