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螺养殖技术防治,不要小看“底栖硅藻”的作用

硅藻分布广泛,在潮湿和有水的地方通常都有硅藻的生长,硅藻又分为底栖硅藻和浮游硅藻。通过对东风螺池表面的沙子取样镜检,发现螺池里生长的底栖硅藻主要是:骨条藻、舟形藻、针杆藻、桥湾藻。

1、饵料。底漆硅藻是螺、贝类、海参、海胆等水产动物苗种的重要饵料;
2、增氧。绝大多数底栖硅藻和绿色植物一样,能进行光合作用,从而为水体提供氧气;
3、净水。底栖硅藻能有效分解吸收池水中的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在净化水质方面有着明显的效果;
4、稳态。良好的藻相、菌相共同作用,能够维持水体环境的稳定,从而减少东风螺的应激反应。

1、光照。光照是硅藻生长的必要条件,底栖硅藻一般适应低光照强度,所以在东风螺养殖场中要保持一定的透光性;
2、温度。一般底栖硅藻的水温适应范围在15-30℃;
3、盐度。底栖硅藻为广盐性,适应的盐度范围在千分之12-32;
4、水质。硅藻的pH适应范围为7.2-8.5。

经过长期的跟踪实践发现,通过对比有无底栖硅藻生长的螺池,发现有底栖硅藻生长的螺池,其发病率要低于无底栖硅藻生长的螺池。但如果因不良环境导致底栖硅藻大量死亡,其死藻会分解产生藻毒素,会引发东风螺的粘膜组织坏死、营养吸收功能下降,进而导致肠道炎症、坏死等症状。
在养殖过程中,务必注重底栖硅藻的生长条件,定期使用有益菌,能创造良好的底栖环境,每次消杀后要及时补充有益菌,尽量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以免对底栖硅藻产生伤害。
上一个甲鱼白底板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应对?
下一个当前已是最新一个了
相关文章
-
东风螺养殖技术防治,不要小看“底栖硅藻”的作用
-
甲鱼白底板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应对?
-
石斑鱼孢子虫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
亚硝酸盐持续升高怎么办?如何保持水体藻类和菌相平衡
-
对虾养殖后期要注意什么?
-
鱼塘清塘消毒方法有哪些?这四点要记好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