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在抖音电商首届生态大会上,抖音电商总裁康泽宇在演讲中提出了“兴趣电商”的概念;
且根据第三方测算,兴趣电商的GMV到2023年会增长至9.5万亿,这对整个电商行业来说,都是巨大的机遇。
那么,到底什么是抖音电商呢?今天跟大家分享一篇文章,通过从业者+消费者的双重视角,直白易懂地让你理解抖音电商。
01
我所经历的兴趣电商




“兴趣电商是一种基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满足用户潜在购物兴趣,提升消费者生活品质的电商”。
02
传统电商平台的问题

不仅做为用户会有以上问题,作为平台上的商家也很头疼。
第一个问题是:这类商品的商家在平台上,也很难获得产品冷启动和快速的增长,尤其是更加长尾的商品。
用户会比价。
第三个问题:增量用户。
03
兴趣电商如何解决传统电商3大难题?
1、精准推荐完成新品类商品冷启动
当你看了几条鸡蛋主题的内容后,过段时间,你的推荐列表给你的就是炖鸡蛋、炒鸡蛋、蒸鸡蛋以及直播卖鸡蛋。
2、比价属性弱
3、增量用户
第一个方面是场景感:逛
抖音是一个内容娱乐平台,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抖音 + TikTok(国外版抖音,同属字跳)有着全球最丰富的内容生态,而丰富的内容生态将创造超高的 DAU 和超长的用户使用时长。
所以抖音有一个天然的优势,就是有足够的内容供用户消费。
刷抖音与线下逛街有点类似,都是让用户在花花绿绿的世界里,漫无目的、肆无忌惮地逛。
如果将抖音的内容类比为一个个店铺,那可消费的内容之丰富超乎任何人的想象,进而通过“逛”产生“成交”。
就像你女朋友和闺蜜逛街,明明出发之前还在说“今天什么也不买”,但每逛到一家店试了新款的衣服后,就会告诉自己:这件衣服真的太适合我了,现在还在做活动,而且明天上班没新衣服穿了,买。
同样在抖音上,当你在商家种草短视频的强烈视觉冲击下,很容易产生带入感,进而产生种草和拔草的行为。
这个过程,就是通过“消费内容”产生“成交”。
简单来讲:逛,产生需求,买。
所以,简单总结一下,结合下面这张图可以很直观讲明白,传统电商与兴趣电商的区别:
传统电商:用户目标明确,直奔需求,买,如图中的男人。
兴趣电商:没有明确购物需求,先逛,产生了需求,买,正如图中的女人。
你现在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
你会没事的时候,想要消遣的时候,打开淘宝,消费短视频内容吗?
当然商品也可以被算为内容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但这类卖货短视频的内容还无法影响到用户的心智,用户很少会没事打开淘宝刷个短视频玩玩。
虽然淘宝对于内容领域的探索也从未停止过,也希望给用户带去内容化的购物体验。
但从培养用户消费习惯来讲,任重而道远啊。
从这个角度来讲,淘宝被迫沦为工具化的命运看似不可避免,用户更多的是:需要买东西的时候打开淘宝或京东,买完即走。
第二,短视频即商品详情页面。
不得不承认,短视频在内容承载及场景化消费方面远超图文的详情,我们甚至可以将现在商家拍的短视频视为产品的详情页也没不妥。
互联网博主潘乱老师曾经说:过去十年,在人与信息连接领域,真正的机会只有两个:一个是从搜索变成推荐,另一个就是从图文到视频。
这样来看的话,抖音都踩到点上了。
比如我下单这个商品,从商品本身到玩法,再到场景化体验,一段几秒的短视频毫无保留的全部呈现出来,而且体验远超图文。

当然也有人说这是冲动消费,我的看法是,冲动消费与否在于你是否给用户提供的是货真价实的商品。
就好像我们线下在商场买的衣服,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不会退货的,即使商家承诺可以 7 天无理由退货。
另一方面,由于下沉城市的大部分增量用户,也是第一次接触电商,对于他们而言,一段短视频或直播间就是商品的详情页。
基于图文的详情对他们来说,就像现在的10后不理解电话为什么要有一根电话线和座机组成一样。
比如淘宝,前段时间手淘的大改版全面短视频化,同时发力淘宝逛逛,也是将短视频及内容作为非常重要的尝试。
再比如拼多多,最近也在内测一个版本,将底部 Menu 第二个直播 Tab 改为“大视频”,用意也和淘宝一致:用内容留住用户,避免被工具化的命运。
第三是流量成本低。
获得公域流量的目的是广泛触达,而抖音的推荐算法和内容分发机制决定了,只要你的内容足够优质,就能打造出爆款(且无关粉丝量)。
比如上面成功给我成功种草的 7 秒短视频,点赞量达到 87.5 万,预计这一条短视频的带货销量有 14.3 万单。
即使商家中间投了 Dou+ 或 Feed,但这样的 ROI 令人兴奋,这样的流量简直便宜到无法想象。
04
抖音电商也能人找货
那说了这么多,看起来都是夸它的,难道兴趣电商就没有问题吗?
当然有:复购。
上面我也说了,由于抖音的兴趣电商属于“货找人”逻辑,但因为“复购”是用户主动发起的行为,所以可能用户就不存在“复购”的心智或者心智较弱。
所以,抖音作为平台,也要构建复购场景,比如猜你喜欢、我的订单里的推荐等。
不仅如此,而且更要具备货架电商的属性,满足用户的人找货的场景,现在已经开始行动了。
第一,最近抖音首页的改版已经开始内测。
首页把直播广场的入口收缩为二级入口,并增加了买好物商城入口。
用户点击买好物,相当于进入了一个购物商城的页面,页面和传统货架电商淘宝、京东、拼多多的首页没什么太大差异。
这个动作意味着什么?
抖音已经具备了传统电商平台的货架属性,满足了人找货的消费场景。
比如用户可以直接在这个页面通过搜索和分类找到自己想要购买的商品。
第二,搜索能力对于电商业务的支持。
前段时间抖音公布数据显示:抖音视频搜索的月活用户已经超过 5.5 亿,日均视频搜索量超 4 亿次。

有消息称,抖音也在对搜索栏中的商品推荐算法进行优化,系统会分析用户的特征,用户点击对应的商品后会直接跳转至抖音小店的商品页面。
一旦用户在抖音养成了“人找货”——即主动搜索商品的习惯,意味抖音巨大的搜索体量将为商家或你的商品而导流。
而搜索对应着传统的“人找货”逻辑,将与抖音的“货找人”形成有效互补关系。
第三,抖品牌
除了平台,作为商家也要想办法提升复购,对于商家来讲,如何更有效提升复购率呢?
打造品牌是其中一种,也可以被视为是复利效应最强的一种方式。
和在淘宝发展过程中诞生的“淘品牌”一样,在抖音的发展过程中注定也会涌现一批抖音站内原生品牌,而且商家、达人都有机会孵化出自己的品牌。
比如抖音上的“罗拉密码”、“蜀中桃子姐”等等,它们都可以被称之为“抖品牌”。
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基于优质的或爆款内容,迅速完成了原始的粉丝积累,进而在粉丝群或私域流量池的基础上完成了品牌冷启动。
有了品牌后,再通过私域提升单个用户价值,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没有私域,品牌就失去了用户复购的基础。
也就是说:公域流量用来进,私域流量用来存,引流到你自己的私域流量池里,才是终极法宝。
本文转自公众号:孟大伟(ID:mengdawei01),参透短视频经济,驾驭世界不断向前。
标签: 兴趣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