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是做互联网很重要的指标,没有流量,互联网等于是摆设。
比如,我们做网站的,一天几十人的流量和几千人的流量,效果会大相径庭。
昨天,老费的站长群(叫创托邦,意思是互联网创业的理想地方),有位站长发了一个200元的大红包。
这位站长其实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站长(拥有APP的人叫什么?好像没有定论),而是余赚网APP的老板,同时兼牛帮APP技术“总监”。
这个红包是个语音红包,内容是:牛帮会员注册破101万。
看来牛帮做的非常厉害了,体量做起来了,变现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现在互联网项目绝大部分是通过APP的模式出现的。
新一个APP,如果有10万人使用,就算成功了;
如果有100万人使用,基本是相当牛逼了。
比如做高佣联盟的,推广团队如果达到1万人,月赚5千没问题,基本上可以养活自己了。
如果团队达到10万人呢?
想想就是那么带劲,加油推广吧。
一个网站也好,一个APP也好,没有注册量或者粉丝,等于一个公司没有产品和用户,可想结局会是怎样?
昨天,老费看了一则新闻叫《为什么日本互联网被中国碾压》。
从BAT来说,日本的电商、搜索、社交软件的规模市值仅仅是中国的十分之一左右。
而且,日本本土的互联网公司很不给力,除了投资马云的孙正义有点作为,日本互联网还真不行,大部分用的美国的互联网公司的软件,比如facebook、推特、雅虎等。
原因有二:
1、日本人口跟中国比少,不到两亿人口,而且老龄化严重,老龄化达到25%左右,老龄化率是中国的将近两倍。
2、日本的线下商业和支付系统十分发达,基本能满足日本老百姓的需求,互联网很难插不进去。
看目前的趋势,别管是互联网也好,未来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日本很难和中国抗衡,毕竟他们体量太小了,只有中国的十分之一的样子。
在回到国内互联网市场,互联网大公司无所谓,他们有天然的流量入口,比如BAT们。
但是,更多的草根APP或者网站就没有那么“拽”了,必须走下沉市场,通过前期的烧钱买流量等模式,通过社交模式,不断扩大自己的地盘和人脉。
做互联网,必须做流量。
就像做农民,必须会种地一样,就是这么直接。
你的网站或者APP有流量吗?
有,很好;
很多,恭喜你;
很少或者没有,赶紧想办法吧。学学微商引流也是个好办法!